在中國,涉及金屬包裝的企業高達1700多家。這其中,綜合實力能與跨國企業相媲美的,不超過10家,而奧瑞金便是其中之一。
一個55歲退休老太,靠一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易拉罐起家,硬生生的把一個只有16人的小工廠發展為年銷售額高達76億,凈利潤11.54億,市值高達200億的上市公司。
作為奧瑞金的創始人,關玉香的創業之路也是頗為傳奇精彩。
l 在“知天命”的年紀創業
在常人看來,50多歲的年紀本應該樂享生活。然而,生性閑不住的關玉香卻因一次游玩,開啟了別樣的人生之旅。
1994年,55歲的關玉香去海南旅游。在游玩途中,她發現基于海南有利的自然條件,雖然飲料行業占據大半片江山,但做包裝行業的卻是寥寥無幾,更沒有做罐的。
興奮之余,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她腦海中成型——建一個制罐廠,專門為飲料產業提供易拉罐!
就這樣一個近乎瘋狂的想法,憑著一腔孤勇和赴湯蹈火的勢頭的關玉香,跳進了包裝領域,由此與金屬包裝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。
l 歷經艱難拿到紅牛大單
在創業初期,16名員工,一條簡陋的生產線,就是關玉香當初的全部。雖偶爾和一些廠商合作,但都是一些小單。直到“大款”紅牛進入中國,在深圳設廠,尋找易拉罐供應商,關玉香得知機會來了。
然而,當時的奧瑞金生產條件簡陋、沒資源、沒人脈。在旁人看來,依這樣的條件讓紅牛在“傾心”簡直就是天方夜譚。
眼看關玉香和她的廠子就要出局,一個消息傳來:當時剛進入國內的紅牛,對產品要求非常嚴格,易拉罐焊縫必須采用粉末補涂。
而在當時,幾乎沒有廠商能達到這種要求,紅牛的這種特殊要求讓許多爭相合作的廠商打了退堂鼓。
“當別人都退軍松懈時,正是自己能逆襲的關鍵時刻。”
功夫不負有心人,在無數次的軟磨硬泡之下,終于如愿與一家新加坡的公司合作。
l “傍大款”,終成200億企業
有了技術,但事情遠遠沒有結束。“門不當戶不對”的奧瑞金,依舊難以贏得紅牛的“芳心”。
為了贏得紅牛的信任,關玉香曾多次在海南-深圳-廣州之間往返。
據關玉香的兒子周云杰后來回憶:“母親以近乎卑微的姿態,求得了與紅牛的合作機遇。在近2個月的時間里,我和母親往返海南-深圳-廣州之間達41次。”
終于,紅牛被打動,把訂單交給了關玉香。回憶那段經歷,關玉香滿懷感恩。
其實,在生意場上,曾流傳這樣一種說法:做生意,“借勢”很關鍵。而這里的“借勢”無非是學會借他人之力,為企業發展助力,換言之,就是找到能帶自己跑的“那架飛機”。
于關玉香而言,紅牛正是“那架飛機”。直到后來紅牛揮師北上,在北京建立工廠,關玉香追隨紅牛進京,在距紅牛僅800米的地方選址建廠。
或許當關玉香實行“追隨式”策略的時候,這已暗示了奧瑞金的宿命。
2012年,奧瑞金成為一家市值近200億元的上市公司,2016年,作為紅牛在中國市場的唯一易拉罐供應商,奧瑞金的營收金額高達75.99億元人民幣,凈利潤11.54億。
這種“追隨式”策略,實則是一種與大客戶間建立的“共生”合作關系,進而實現雙贏的局面。
l 解碼經營心法
說到這,很多人也許會疑問,奧瑞金能夠迅速發展并能取得驕人的業績,成功的密碼是什么?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智慧?
密碼一:誠信
“做實業的,來不得半點虛假。在車間生產線上任何一道程序都不能少,一件產品的成型,有著錯綜復雜的程序,需要人、機器、原材料和諧的對應磨合,才能創造出合格的產品。”
老老實實做人,踏踏實實地做事,對客戶真誠,對供應商真誠。關玉香把講誠信作為一個企業最起碼的良心之道、經營之道。
密碼二:創新
從國內第一個掌握粉末涂抹技術的企業,到能生產出0.135mm-0.15mm的金屬罐產品,并且成功研發了低于0.12mm的易拉罐。
把科技領先,當作一個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石。奧瑞金從一條簡陋的生產線發展到今天,技術創新給奧瑞金帶來了事半功倍的效益。
密碼三:匠心
對于關玉香來說,一個幾毛錢的易拉罐,凝聚的卻是奧瑞金十年如一日一絲不茍地堅持。堅持高品質、堅持新科技,得益于這種堅持,也為奧瑞金贏得了與旺旺、加多寶、貝因美、伊利等大客戶合作的機會。
密碼四:人才
企業間的競爭,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。
任何一個員工不管在哪工作,第一是看你的企業對他是否有發展;第二是作為管理者能否用好他,發揮他的特長;第三是能拿到他應有的報酬,他心態平衡,自然就能留下來。
“做事,要不就不做,做就做最好;做事,要注重結果;只有做好人,才能做好事。”
年近半百,陌生行業,傾盡積蓄......關玉香用她的大智大勇、精明誠信、勇于創新的精神為奧瑞金保駕護航。
憑借樸素的經營之道,奧瑞金每一步都走得與眾不同。人生能有幾回搏?摩天之星相信:時代,總是更青睞那些敢想敢做的人。